推进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发展
张献生
经过从历史到现实、从理论到实践、从国内到国际的探寻求索,一个基本的事实和结论是: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具有独创性、生命力和优越性的政党制度,在中国革命、建设、改革和新时代的事业中,在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,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,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制度优势和重要作用,也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,是政党政治的新模式和政治文明的新形态。
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一个新生事物,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历史过程。不同政党之间如何在致力共同事业中长期共存、合作共事,没有现成的路径可走,没有既定的章法可循,必然有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和难题需要破解。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、无党派人士经过70多年多党合作的实践,取得了丰硕成果和重要经验,但也遇到并且还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,有的问题甚至将贯穿于多党合作全过程,这要求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必须在长期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总结,攻坚克难,把握规律,推动多党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,坚持党的领导。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,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,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,这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本质特征,也是具有光明前途和旺盛活力的根本保证。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在具有和保持先进性的基础上,这是领导能力的本源,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基石,决定着多党合作的政治方向、作用发挥和前途命运。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,也不是一劳永逸的,它建立在阶级性和人民性的基础上,以科学理论为指导,是在适应时代发展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。在多党合作中,民主党派的智慧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领导力的重要来源。各民主党派联系和代表着特定的社会阶层和群体,提出的意见、建议和批评,既反映了特定的人民群众政治愿望和利益诉求,也反映了他们的群体智慧和聪明才智。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协商议政、互相监督的过程,既是凝聚思想政治共识、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过程,也是科学民主决策、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过程。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,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,如何善于汲取民主党派意见建议中的政治智慧,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、提高领导力的一个重要来源,是坚持、发展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问题,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作出探索和努力。
增强民主党派的进步性,发挥主体作用。民主党派作为多党合作的主体,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,而进步性是主导。这种进步性,集中体现在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、共同致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。它形成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,是发挥参政党主体作用的力量源泉和内在动力。中国共产党能够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,不断凝聚和形成政治共识,推进共同事业的发展,各民主党派能够联系和代表社会特定阶层和群众,在多党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,都与民主党派的进步性联系在一起。民主党派的进步性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,建立在不断学习科学理论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、同中国共产党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践的基础上。民主党派的进步性说到底还是一个世界观改造问题,而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,需要经历复杂的学习、实践、感悟和升华过程。在长期合作中,社会的进步和变革、形势任务的发展和变化、面临的风险和挑战、成员的变化和更新,都对民主党派的进步性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。如何适应社会发展、复杂环境和成员变化,切实搞好思想政治建设,不断增强民主党派的进步性,始终是推进多党合作、加强自身建设、发挥主体作用必须长期解决的重大课题。
实现政治资源合理配置,体现整体优势。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价值就在于多党合作,形成推进共同事业的整体合力。多党合作是一个政治组织系统,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作为这个政治组织系统的重要构成,要充分发挥功能作用,必须配置与其目标、任务、地位、功能相适应的政治资源。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,政治资源配置主要是保障各民主党派生存发展和作用发挥的,集中体现在组织建设、政治参与和功能实现上。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确立以来,中国共产党通过与民主党派协商确定组织发展范围和原则,确立参政党地位,明确参政基本点,不断拓展参政议政的内容和方式,明确民主党派在人大、政府、政协、司法监察机关和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国有企业等的制度参与,促进了参政党功能作用发挥和多党合作整体效能的提高。随着国家的改革和发展,经济社会结构变化,民主党派性质和作用的变化,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民主党派政治资源配置如何进行适应性调整,使其组织规模、成员构成、政治参与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地位作用相匹配,仍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总结、深入研究、科学界定、完善政策。就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而言,本身也是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政治资源,如何开发和运用这个资源,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,也是坚持、发展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需要破解的重要课题。
完善议政建言的保障机制,增强制度效能。多党合作是以民主党派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,多党合作的制度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主党派职能作用的发挥。这种职能作用,集中体现在民主党派在协商议政中提出意见建议的效能上。因此,民主党派议政建言的质量,执政党和政府对其合理性的吸纳程度,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职能履行和作用发挥的水平,也是决定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两个变量。多党合作实践中,中国共产党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,并为民主党派议政建言建立了知情明政机制、考察调研机制、工作联系机制、协商反馈机制,保障参政党作用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。如何在提高议政建言质量的基础上,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,健全制度法规,使民主党派意见建议中的合理成分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吸纳,在完善决策、优化政策和实践发展中切实发挥作用,更好体现民主党派参政党价值,提升多党合作的制度效能,还需要在多党合作实践中进一步研究、探索和解决。
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。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,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,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,参政党要有新面貌,引导广大成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,使新时代多党合作展现出勃勃生机。在新时代,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党,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多党合作中全面发挥领导作用,各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、实践者、维护者、捍卫者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为实现新的百年奋斗目标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团结奋斗,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、无党派人士的共同的责任和使命。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、无党派人士将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,拓展合作领域,定型合作制度,提升合作境界,不断开创多党合作的新局面。
当今世界,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型政党制度,还将在风险挑战中继续探索前行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,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、无党派人士共同奋斗中,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一政治文明的新形态,一定能立足中国国情,适应时代发展,充分汲取人类社会一切有益成果,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充分发挥特色优势,展现制度效能,在世界政治文明中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。
(作者系中央统战部原副秘书长,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